险企"遇见"盈利数据大利好,去年已有充分体现,2018年继续受益

曾在2016年严重“拖累”险企盈利的传统险准备金,2017年的“补提”压力已经开始减小,并有望在2018年继续这一趋势,利好险企2018年利润数据。

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应对未来赔付等支出而计提的,是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包括折现率、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折现率假设,具体与市场利率相关。

2016年下半年的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导致折现率下调,准备金补提大幅增加,是上市险企2016年盈利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过,2017年这一趋势得到好转,上市险企补提准备金规模低于2016年,且净利润增速都已转正。

对于2018年情况,业内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仍要参考国债收益率情况,若不出现大幅下行,预计折现率将略上调,准备金补提压力减小,对今年险企利润数据来说是好消息。

2017年补提准备金低于2016年
由于人身险合同的长期性,保险公司需要计提准备金,以应对未来赔付所需。而准备金的计提,需要对多个因素作出精算假设,包括折现率/投资收益率、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保单红利假设及费用假设等,并在每年对这些假设重新进行估计,以评估准备金计提得够不够。

如果综合下来发现,准备金还不够,则需要对其进行“补提”;如果准备金多了,就进行“释放”。

从历年上市险企披露情况看,以“补提”准备金的情况居多,只是补提的力度每年不同。2012年-2014年,四大险企因变更精算假设而补提的准备金都几十亿元水平,2015年补提大幅增加至420亿元,2016年补提金额更达到592亿元。

 

之所以关注准备金的变化,原因在于其变化会对险企的当期利润造成直接影响:补提准备金,当年利润减少;反之亦然。同时,这是近年除投资收益以外,对险企每年利润造成影响的一个主要原因。

比如,2016年四大险企解释净利润下滑时,就将传统险准备金方面的变化作为一个主要原因。2016年,四大险企合计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滑14.5%,其中的国寿、太保、新华都有三到四成的盈利下降。

而从2017年开始,准备金对险企的盈利负面影响有所好转。数据显示,A股4家险企2017年末变更精算假设而补提的准备金合计为585.22亿元,低于2016年的准备金补提金额,对2017年利润的负面影响减弱。

2017年四大险企净利润增速都已转正,各家增幅在8.9%~68.6%之间,合计净利润1413亿元,同比大增43.51%。

 

折现率略有上调
寿险公司精算师对记者称,从各精算假设来看,对传统险准备金计量产生最重大影响的,就是折现率假设。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对此也有说明。

折现率假设,与国债收益率挂钩,具体是以750天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综合考虑税收、流动性溢价、逆周期因素等来确定。2016年,四大险企大幅补提传统险准备金,主要原因就在于2016年下半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拉低750天国债收益率基准曲线,折现率下调。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17年变更折现率等假设而补提的准备金,分别为90.23亿元、321.93亿元、90.24亿元、82.82亿元,较2016年的补提金额,两家增加、两家下降。

 

注:除新华保险外,其他3家都为即期折现率假设

从折现率看,4家险企2017年总体略有上调。

中国人寿对传统险的即期折现率假设,2017年末为3.31%~4.86%,相较2016年末的3.23%~4.68%,整体上行。

相较之下,另外3家的折现率假设也有上行特征。中国平安的即期折现率假设2017年末为3.16%~4.75%,2016年末为3.12%~5.00%。中国太保2017年末的即期折现率假设3.25%~4.80%,2016年末3.23%~4.94%。新华保险2017年的折现率假设为3.16%~6.42%,2016年末为3.23%~5.32%。

对于2018年的折现率走势,大型寿险公司精算师对记者说,主要还要看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从目前的趋势看,若国债收益率不出现急剧下行,则750天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能会保持上行,进而今年的折现率可能略微上行,对今年的险企利润数据来说是个好消息。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