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0月11日电 (记者 钟旖)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如何实现时空信息与人之间更精准的连接是社会未来探索的方向之一,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的大数据加工模型。记者11日在探访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时空大数据建设”情况时了解到,当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已建成集空间数据采集汇聚、融合治理、共享应用、运行监测于一体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时空大数据加工厂,其成果支撑了重庆超过200个系统的应用,平均每天数据调用量超过700万次。
“时空大数据加工厂的建立是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目前,时空大数据加工厂已实现时空数据的采集自动化、治理流程化和应用智能化。”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数据采集汇聚方面,重庆通过各类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更新、政务数据共享,互联网公开数据采集以及物联网数据的接入,实现多个领域的数据汇聚丰富时空数据来源。
图为时空大数据采集。 受访者供图 摄
比如在政务共享方面,通过全市共享平台,共享全市政务信息,打破了全市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了政务资源互联互通。目前,共享平台已汇聚63个部门的3005类、26705项信息资源,总数超过200亿条,有效支撑着当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
在数据加工治理方面,时空大数据加工厂建立了统一的时空数据标准,以规避不同来源数据的一致性问题。通过对采集汇聚的海量数据进行标准化的质量评估,发现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而对问题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治理,最后进行时空融合,建立时空大数据治理的自动化作业流水线,形成可按需分配、质量稳定、标准统一的时空数据产品。
“时空大数据加工厂的建设是时空大数据生产和应用走向标准化、规模化、服务化的必经之路。”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重庆将继续深化时空大数据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类空间数据,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