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张江科学之门的模力社区已经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AI生态圈,这不仅是张江的缩影,也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缩影,完整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上海奔向人工智能高地的动能。
3月28日,“共谋发展 齐建生态”党建共建座谈会在上海张江模力社区举行,由张江集团管委、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上海数据交易所党总支、达观数据党支部共同主办。作为达观数据党建共建单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市场部第四党支部受邀参会。
在区域化党建联建引领下,聚焦“数据要素赋能大模型:从基础支撑到创新驱动”这一主题,数据要素、大模型等相关的产业社区与企业携手合作,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注入动力。在会上,数交所党总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党委与浦东软件园综合党委,达观数据党支部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技术学部党委分别进行党建共建签约。同时,达观数据与上海数据交易所进行轮值书记交接。
张江打造三张名片
在模力社区中,每位“企业邻居”都有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门牌号,见证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手捧“纪念门牌”,福思优、维享时空、麦当秀与盛典等几家企业正式入驻模力社区。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围绕这三大产业,上海张江正在打造“中国硅谷”“中国智谷”“中国药谷”三张名片。
张江科学之门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管凤华介绍道,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模力社区已经完成了数据、算力、应用的AI三要素生态构建,数据层面,结合浦东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初步汇集医疗、金融、气象领域81个数据资源、84个数据产品;算力层面,模力社区链接了13家服务商27000P算力;模型层面,集成各主流大模型,向开发者提供模型微调、模型部署、模型托管等全链路服务,降低大模型在垂类应用的使用门槛。
目前,张江有80多家AI+机器人企业,有30家AI+未来车企业与30家相关的芯片企业,以及30多家AI+医药企业,占全国28%。
张江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韩国飚重点提到了人形机器人企业,2024年有超千台人形机器人从张江发往全国乃至全球。2024年至今,张江集团体系累计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3亿元。其中,去年张江集团两次投资傅利叶智能1亿元,今年又投资了智元机器人5000万元。
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张江,集聚了集成电路企业超800家,占上海三分之一,全球芯片设计十强中有6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全球晶圆代工前六强中有2家在张江设立区域总部,全球半导体设备前5强全部在张江设点。2023年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经营收入达1893亿元。
管凤华提到,根据上海市“模塑申城5+6”的总体部署下,未来张江将聚焦“产学研用金人”六大关键要素,重点在具身智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五大关键领域,将场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先发优势,加速提升技术引领力、应用爆发力与生态影响力。
AI算法变革元年 加速数据要素、智能体的落地
数据、算力、应用是人工智能三要素,每年AI技术创新发展方向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其中高质量语料库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重要基础。2025年全国两会上,“AI+数据”成为热词,在金融、工业、家居、养老、城市治理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中,都提到了数据要素在垂直产业的应用与结合。
DeepSeek的爆火出圈,引领2025年成为AI大模型的算法变革元年。上海数据交易所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韦志林表示,要依托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构建语料数据交易专区,推动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建设。
达观数据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CEO陈运文认为,嵌入专业工作场景的Agent(智能体)才是AI应用的最佳形态。在现场,他演示了文档审阅分析、数据自动校验、知识搜索问答等智能审阅智能体,以及报告自动撰写、内容润色修改、文档摘要归纳等智能生成智能体。
实测对比显示,在3分钟内,办公智能体完成了30份发票报税工作,而人类白领员工只完成了1份文件。也就是说,相较于人类,智能体办公处理效率有了30倍的提升。
“活字印刷将印刷效率提升了几十倍,而AI智能体也能将办公效率提升几十倍。”陈运文用一场跨越千年的对比说明AI智能体的价值。